[摘要]“中国哲学”作为西语东来以后对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表达,离不开本土思想文化在历史中的意义。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创生、传承的承担者—“士”人阶层的经济地位、社会身份、价值取向等所形成的“依附性”生存方式,对其所可能采取的思想文化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科举”“文庙”制度的施行,强化、稳定了“士”人阶层在社会角色中的“政治依附性”特征?!笆俊比私撞阋栏叫缘纳娣绞揭约翱凭儆胛拿碇贫鹊墓嬷谱饔茫沟弥泄乘枷胛幕?作为哲学)以“内圣外王”的治世之道为轴心,体现为以如何治世为学术宗的的政治依附性特质?!爸泄苎А弊魑枷胛幕恼庵直就粱刂侍崾疚颐?“中国哲学”既不能简单化为几对范畴合逻辑的排列组合,也不能以西方哲学的问题模式套用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资料上?!爸泄苎А庇Ω米叩街泄说纳罾铮氐街泄枷胛幕睦分?,以本土的现代意义从中国思想文化历史的“旧魂”中,才可能引出属于中国的哲学"新魂”。
[关键词]中国哲学 士 仕 科举制 文庙 政治依附性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 (2009) 06-0030-07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07XZX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蓬,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副编审(陕西西安,710065)